保健品贴牌定制代加工到底合法吗?

保健品贴牌定制代加工到底合法吗?这是很多品牌方入行前的共同疑问。简单来说,合法!但这种模式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法规,否则可能面临处罚甚至关停风险。下面从法规到操作,帮你理清关键点:

保健品贴牌代加工的法律定位

根据《食品安全法》和《保健食品委托生产管理规》,贴牌代加工本身是合法合作模式。其核心在于双方资质齐全且流程合规。例如:

• 委托方需持有营业执照、品牌授权等经营资质;
• 代工厂必须拥有SC食品生产许可证、GMP认证(药品级生产标准)等;
• 若涉及保健功能(如增强免疫力),产品需取得"蓝帽子"标识,实行"一品一号"管理。

合法操作的4大关键要素:

① 资质双审核
品牌方需查验代工厂的SC许可范围是否匹配产品类型(如压片糖果、固体饮料)。以威海天辰生物为例,其公示SC证、HACCP认证及10万级GMP车间,覆盖软胶囊、片剂等多剂型生产。

② 批文与配方合规
普通食品不可宣称保健功效,保健食品则需严格按批文功能宣传。例如上海LETOU乐投官方网站生物拥有近40个保健食品批件,合作时可通过"蓝帽批文落户"授权品牌方使用。

③ 签订规范协议
合同中需明确知识产权归属、质量标准及违约责任。未获品牌授权贴牌属商标侵权,而双方签署代工协议后生产即合法。

④ 宣传严守红线
包装和广告禁用"治疗""治愈"等词汇,固体饮料需标注"非保健食品"警示语。跨境产品需完成中文标签备案,避免直接套用国外宣传。

总结来看,贴牌代加工是合法且有效的轻资产入局方式,但核心在于选择资质透明、流程规范的代工厂。从资质核验、协议签订到宣传合规,步步紧扣法规红线,才能让产品在市场站稳脚跟。